陸軍某旅著力培養一專多能人才——
“減員操作”成為訓練常態
■張子庚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張毛
“炮手‘受傷’,車長頂替進入戰位……”盛夏時節,西北戈壁,陸軍某旅防空專業一場實彈射擊比武考核火熱進行,炮手曾海龍“意外受傷”后,車長王金旭迅速進入射擊位置,精準命中目標。
“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減員’是作戰中經常面對的情況。”該旅領導介紹,他們扎實開展專業“換手”訓練,大力培養一專多能型骨干人才,源于一次失敗教訓。
一次演訓中,進入陣地攻堅階段,導調組臨機設置“戰斗減員”特情,要求官兵迅速接替作戰位置。一名裝甲突擊車車長就近接替炮手作戰位置,卻因與駕駛員配合不夠默契,搜瞄時間過長、時機把握不準,導致貽誤戰機。
“一換崗就出狀況,說到底還是能力素質不夠全面,達不到一專多能的打仗要求。”復盤總結時,參訓官兵圍繞這一問題召開“諸葛亮會”,共同研討解決之道。
經過討論交流,大家達成共識:信息化戰爭對能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招鮮”已不適應戰場需求,必須著眼實戰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每名官兵都具備兩種以上專業能力,臨時頂崗也能應對自如,既是人才培養方向,更是戰場打贏所需。”該旅黨委一班人結合官兵意見建議研究決定,將“減員操作”列入日常訓練計劃,采取常態頂崗、臨時調崗等方式,培養更多一專多能、素質全面的打仗型人才。
打仗急需什么就苦練什么。筆者在該旅某專業訓練場看到,二級上士魏光輝臨時“換手”到炮手崗位,在突擊車行進間實彈射擊課目考核中打出4發4中的好成績;裝甲車駕駛課目考場上,二級上士張宇誠臨時頂崗擔任駕駛員,連續駕車通過側傾坡、涉水池、土嶺等難度較大的復雜地形,取得優異成績。
“如今,‘減員操作’已成為訓練常態。”看著新下發的訓練計劃表,該旅突擊車三連黃連長說,通過常態組織專業“換手”、接替頂崗訓練,倒逼官兵練就一專多能的過硬本領,有效提升部隊應急應戰能力。
近期,該連組織一場戰術訓練,多型戰車遭火力打擊,出現人員“傷亡”,參訓官兵有序接替、密切配合,圓滿完成任務,處置突發特情能力得到有效錘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