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軍分區打造民兵戰備器材庫(室)智能化建設樣板
抓示范促規范
中國國防報訊 鄭冬平、黎帥報道:“正在比對你的人臉信息,請正對攝像頭。識別成功……”近日,在四川省阿壩軍分區民兵戰備器材庫(室)智能化建設成果觀摩活動現場,集人臉識別、密碼識別等技術于一體的智能門禁系統和庫(室)智能管理系統,在汶川縣民兵倉庫管理員的介紹演示下,讓與會人員眼前一亮。
“人工管理物資器材,每類物資的盤點、補充、更換至少需要2至3小時。”軍分區領導告訴筆者,民兵戰備器材庫(室)點多面廣、管理多頭,不僅技術標準難統一,也增加了管理成本。黨委一班人決定利用推進基層武裝部正規化建設契機,以打造集基礎數據、出入庫登記、調撥管理和數質分析于一體的智能化管理系統試點為抓手,統一技術標準,提高智能化建設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筆者在現場看到,隨著集紅外探測、溫濕度監控、智能巡更、震動報警、指紋人臉門禁、視頻監控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入駐”,民兵戰備器材庫(室)“脫胎換骨”。
“智能化系統的引入,為各級民兵倉庫管理員準確、及時、安全管理戰備物資器材提供了有力支撐。”該軍分區領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充分運用試點建設成果,全力推進民兵戰備器材庫(室)智能化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效能和安全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