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集團軍某旅某連加強科學統籌——
布置工作任務不再“令出多頭”
■陳太照 肖靜玲
這天,第74集團軍某旅某連陳指導員找到戰士余遠寧,讓他為連隊設計宣傳冊。余遠寧擅長使用制圖和視頻剪輯等電腦軟件,經常負責此類工作。但這次,他沒有像往常那樣一口答應,而是有些欲言又止。
原來,前段時間,陳指導員安排余遠寧設計連隊榮譽榜,但并未告知余遠寧的班長劉煥林,劉煥林便按照原定計劃給余遠寧布置了其他任務。這樣一來,余遠寧兩頭趕工,最后還是耽誤了班里的工作。
“大家沒說什么,但我心里很難受,班長對我也沒有以前親近了……指導員,以后安排任務時,您能不能先跟班長說一聲?”得知事情原委,陳指導員有些愧疚,立即帶著余遠寧找劉煥林說明情況,兩人的誤會隨之化解。
這件事讓陳指導員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在此之前,他認為把任務直接安排到人、“一竿子插到底”,可以減少層級、提高工作效率。但連隊是個大集體,需要各級干部骨干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如果大家都這樣“各自為戰”安排工作,勢必會造成混亂,長此以往連隊建設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針對此事,陳指導員召集干部骨干開會討論,他的想法迅速引發大家熱議。“干部骨干必須加強溝通。”中士郭寶文說,上周排長讓他負責裝備講解,可班長又安排他配合參與訓練課目示范。“時間緊、任務重,兩邊都催得急,哪樣干得都不踏實。”
一班副班長張友根接過話茬,建議連隊安排工作盡量打好提前量。有一次,他正帶著全班搭建專修室,突然接到連隊通知,下午體能時間組織小比武。大家剛干完體力活就匆忙上陣,由于身心疲憊,成績可想而知……
陳指導員仔細記錄意見建議,并在會后立即著手改進:一方面加強系統協調,利用連務會統籌安排一周工作,確保任務不扎堆、部署“不撞車”;另一方面,要求干部骨干之間多溝通、多協商,避免因為“令出多頭”導致戰士左右為難。
變化很快發生。戰士們不再為“分身乏術”犯愁,干部骨干之間的配合也更加默契。陳指導員感觸頗深:“工作安排要‘一盤棋’,任務部署要‘留余地’,解決問題要‘聽兵聲’,這樣連隊建設才能正規有序、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