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某雷達旅創新機制激勵官兵挑戰自我——
比武賽道分級設置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譚涵 特約記者 王學峰
該旅戰士比拼標圖技能。劉相君 攝
前不久,看到自己的名字首次出現在比武“龍虎榜”上,空軍某雷達旅中士常健誠難掩內心喜悅。
“比武規則一變,大家練強本領、上場比拼的熱情更高了。”常健誠感慨道,現在比武,哪怕是經驗豐富的“高手”,不拼盡全力也難以摘金奪銀;年輕戰友只要穩扎穩打,取勝幾率同樣不小。
“之前旅里組織比武,主要比拼綜合實力,多是訓練尖子參加。”該旅訓練科科長告訴記者,為鼓勵更多官兵積極參加比武打擂,他們曾采取限制訓練尖子上場比武的辦法,增加年輕官兵參賽比例。但辦法推行一段時間后,大家發現,年輕官兵依然很難戰勝老兵骨干,而且對訓練尖子工作訓練積極性也有一定挫傷。
“群眾性練兵比武,重在讓每名官兵得到錘煉。”該旅領導討論認為,破局關鍵在于科學設計比武規則。經過廣泛調研論證,他們探索推開多賽道比武模式,按照官兵崗位能力層級設置比武賽道,為每個人提供適配的比武擂臺。
為讓官兵人人都有機會一展身手,該旅明確全員可參加較為基礎、專業門檻不高的課目,引導大家潛心苦練,打牢專業基礎;對于專業難度大、經驗要求高的課目,他們區分能力層級設置比武賽道,讓骨干與骨干交鋒、新手與新手較量。
在“初級賽道”,來自不同雷達站的同年兵趙青濤與徐逸君,成為比武對手。比武中,他倆拼盡全力,實力不相上下。最終,趙青濤以微弱優勢贏得勝利。他激動地說:“沒想到自己也能站上領獎臺。我要繼續努力,捍衛自己的這份榮譽!”
在“高級賽道”,比武交鋒更加激烈。“這個比武場上,只有尖子中的尖子才有望奪冠。”某雷達站站長雖連續多年蟬聯比武冠軍,仍不敢掉以輕心。他告訴記者,多賽道比武模式讓訓練尖子“高手對決”,有助于官兵挖掘自身潛能、突破能力瓶頸,帶動部隊整體訓練水平提高。
據了解,該旅還設置了團體比武賽道,組織各雷達站進行整體比拼,檢驗官兵團隊協作能力;設置專業技師賽道,讓幕后技術人員也走上比武場,在實戰背景下展開對決。“今后,我們將增設‘跨層級挑戰賽道’,引導官兵持續精武強能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該旅領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