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大隊某掃雷艦確保官兵依規享受正當權益——
小額報銷不是“添麻煩”
■楊 浩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王垣鑌
這天,海軍某大隊某掃雷艦戰士魏士杰,剛領到手機,就收到一條銀行卡到賬短信。沒過一會兒,該艦司務長王希慶找到他,關心地問道:“報銷的車費收到了吧?”“嗯,收到了。”魏士杰開心地點了點頭。
筆者了解到,這條短信背后還有故事。今年上半年,該艦進廠維修,官兵們一同前往修理廠。由于修理廠與大隊機關相距幾十公里,官兵們往返辦事,通常由上級單位統一提供車輛保障。
一天,魏士杰臨時接到通知:單位上交的職業技能鑒定材料不全,需立刻趕往機關補交。但不巧的是,那天車輛保障緊張。教導員當即讓魏士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告訴他事后拿著票據找司務長辦理報銷手續。
當月底,教導員審批報銷單據時,反復翻找也沒看到魏士杰的車費報銷單。晚飯后,他叫來魏士杰詢問原因。
然而,魏士杰的回答出乎教導員意料:“這點錢不算啥。別人報銷都好幾百,我才100多點,不太好意思報。”
“這是規定允許報銷的款項,你為什么覺得不好意思呢?”教導員追問道。
魏士杰撓了撓頭,吞吞吐吐道出實情:“報銷要填報銷單、貼發票,還要層層簽字,我自己嫌麻煩,也不想給司務長添麻煩……”
魏士杰的話引起教導員關注。進一步調查了解,他發現,不少官兵都有類似想法——有人覺得因為百十元錢跑一次報銷流程“不值當”,有人嫌整理票據瑣碎麻煩,還有人和魏士杰一樣,不想給司務長增添工作負擔……總結起來,主要原因就兩個:“不好意思”和“怕麻煩”。
“經費使用報銷有明確的制度規定。因工作先行墊付錢款卻放棄報銷,既不符合規定,也無形中侵占官兵的利益。”掌握基本情況后,教導員召集司務長和艦上各部門長,研究討論怎樣糾正官兵思想認識、如何優化經費使用報銷流程等問題。
“不能讓制度規定落實出現‘盲區’。”經過研究,他們決定改“被動等待”為“主動服務”,各部門每個月定期收集所屬官兵的報銷憑證,交給司務長統一辦理,避免因個人顧慮導致漏報情況再次出現。
新的報銷流程公布后,教導員結合實例,向全艦官兵宣講經費使用報銷相關規定,同時強調依法依規的報銷是官兵享有的正當權益,不必因金額小而覺得“不好意思”,也不用擔心給別人“添麻煩”。
宣講結束后,教導員特地找到魏士杰,讓他按照報銷流程準備好車費報銷單據,抓緊交給司務長。
在司務長的幫助下,這筆個人墊付的車費順利報銷,魏士杰想象中的“麻煩”并沒有出現,內心有了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