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網絡賬號以“退役軍人”名義直播帶貨售賣假冒偽劣商品,開展低俗表演,消費軍旅情懷,損害退役軍人形象。針對上述問題,按照有關工作部署,決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9月底,開展網上涉退役軍人不當行為和有害信息內容專項整治。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專項整治,督促網站平臺落實主體責任,深入排查清理網上涉退役軍人不當行為和有害信息,維護網上退役軍人形象,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營造良好網絡環境。
二、整治重點
專項整治重點清理處置以下10類涉退役軍人不當行為和有害信息內容及相關網絡賬號:
1.通過穿著軍服及其仿制品、佩戴軍功章、擺放軍用物品、設置背景環境場景等方式,營造虛假退役軍人人設。
2.借“退役軍人”、“退伍老兵”等身份進行制假售假、違規引流等違法違規營銷牟利行為。
3.以“退役軍人”名義,使用“軍需”、“軍品”等用語銷售假冒仿制的軍服、軍用裝備等物品。
4.在直播過程中自稱“退役軍人”,穿著我國武裝力量現行或者曾經裝備的制式服裝及其仿制品,在團播、連線PK、人氣比拼等過程,以低俗形式吸引用戶打賞。
5.打著“退役軍人”、“退役專家”等旗號,發布所謂“解析裝備細節”、“分析戰術戰法”、“解讀軍事行動”等謠言信息,或以傳播經驗、分享故事等名義,發布“在XX地服役有什么危害”等誤導性內容。
6.以“丑化”、“惡搞”等形式戲謔調侃退役生活,損害退役軍人形象,或通過“街頭采訪”、虛假擺拍等方式,編造發布涉退役軍人及其家屬待遇保障等相關話題,進行引流炒作。
7.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合成等技術,制作發布穿著軍裝的虛假退役軍人圖片、視頻。
8.以提供“轉業安置咨詢”等為噱頭,進行收費服務或賣課牟利,歪曲解讀軍隊撫恤優待、退役安置等政策制度。
9.虛構捏造“退役軍人”身份,利用人民群眾擁軍情懷,實施網絡詐騙、感情欺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10.其他影響退役軍人形象的網上不當行為和有害信息。
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各地網信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職責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督促屬地網站平臺嚴格落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涉退役軍人信息內容管理,持續做好違規內容發現處置,切實維護網上退役軍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