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掃雷隊伍”
■第23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 江新戈
我維和官兵使用探雷器開展掃雷。
不久前,我們受領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指令,前往清掃位于意大利營區內的雷場,為友軍恢復安全的營區環境。到達任務區域后,放眼望去,山坡塌方、泥土滑落,根系虬結的灌木叢中散落著金屬碎片、護欄殘余。每當探雷器電磁波掃過,這些碎片殘余就被激發出干擾信號,嚴重阻礙了我們探測真正地雷的進程。按照標準作業程序,我們開始像外科醫生般精準地清理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掃描、標記、排爆……這些專業操作構成了掃雷作業獨有的節奏。在干擾源多的地方,往往需要數小時才能推進一米。烈日炙烤著大地,我手中的探雷器逐漸發燙。此時地表溫度已突破50℃。微微顫動的溫度計指針仿佛在訴說:氣溫逼近測量的上限。
厚重的防護裝備像蒸籠般包裹著我,汗水不時浸入眼眶,視野便模糊成毛玻璃。每次輪換時,撤出雷場的掃雷兵衣服顏色總是比進入時的衣服深,那是汗水浸透的見證。每每此時,我總會想起杜富國喊出的那句“讓我來”。“我多清掃一段,戰友面臨的危險就會少一段?!边@是每名掃雷兵的信念。
“藍線”地帶形勢復雜多變。黎以?;饏f定雖已簽訂,但任務期間,時常有無人偵察機從我們頭頂掠過,還有沖突各方的武裝人員抵近觀察,最近時雙方距離僅10米。為此,我們既要確保在警報發出后以最快速度進入掩體,更要嚴格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以中國標準守護國際和平,用中國形象展示大國擔當。
清理雷場,需要長時間的專注與堅持。我們以最嚴謹的態度跳著最精密的“危險之舞”,被聯合國地雷行動中心稱贊為“世界上最好的掃雷隊伍”。在混亂中恢復秩序、在危險中創造安全、在恐慌中播撒希望,這是艱巨的挑戰,也是維和掃雷官兵的使命所在。我認為,掃雷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種信念的表達:無論過去的傷害多么深重,人類始終擁有直面傷痛的勇氣、修復創傷的耐心和重建家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