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心,重如泰山”
■張延華 孟璠玙
開國上將唐亮有一方小章,上書“平凡翁”三字,他愛不釋手,凡珍貴之書均蓋此章。
陳毅元帥聽聞,稱贊道:“平凡翁,不平凡,平凡之心,重如泰山。”這句話是對唐亮精神境界和黨性修養的生動詮釋。
唐亮是人民軍隊杰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他生活樸實,為人誠實,工作扎實,素有“軍中老實人”之稱。他常說:“最有說服力的政治工作是領導者以身作則。”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實踐的。
對待資歷名譽,唐亮一向看得比較淡。當有人問他是什么時間參加革命,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1930年8月。這是他參加紅軍的年份。其實,他1926年就參加了農民赤衛隊。有人提醒他,應該從參加農民赤衛隊算起。唐亮淡然回答:“參軍才是參加革命呀,我一直是這么填寫的。”
南京解放后,唐亮任市委第一副書記。組織上分配給他的住處是國民黨監察院院長于右任的昔日住所。由于逃亡臺灣時匆忙,于右任來不及帶走一些字畫古董。唐亮得知情況后,當即讓工作人員將這些貴重物品登記造冊,悉數上交。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唐亮以解放軍代表團代表身份參加。當時,候補中央委員提名名單里有唐亮。當得知毛澤東同志說“現在提出的名單,看來增加的人是多些了,可否減下一點”后,唐亮立即向解放軍代表團團長劉伯承等寫信,懇求將自己的名字從名單中撤下來。
毛澤東了解此事后,感嘆地說:“唐亮,唐亮,真是好同志,有的人,鬧名譽,鬧地位,鬧軍銜,少一顆星還淌眼淚,而唐亮同志在這么大的問題上,主動讓位,令人敬佩。我同意他的報告。”唐亮的這一做法,一時在全黨傳為佳話。
唐亮治家如治軍,要求極嚴,一絲不茍。他要求子女“政治上自覺,工作上自強,經濟上自立,生活上自理”。后來,他覺得還不夠,又向子女們提出“嚴、正、儉、廉”的四律要求。他給女兒的記賬本題寫寄語:一文錢,一件物,都是勞動人民的血汗。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愛護它。唐亮的子女中,一沒有當官的,二沒有發財的,三沒有出國的。有人說唐亮太認真、太老實、太嚴格。唐亮則說:“我就是要認真,我就是要當老實人,不能以權謀私,拿原則做交易。” 群眾稱頌其家風,如“清蓮出水,不染一塵”。
唐亮在其札記中寫道:“在人民面前謙卑些;在命運面前堅強些;在大事面前清醒些;在小事面前糊涂些;在困難面前努力些;在挫折面前堅忍些;在榮譽面前謙讓些;在勝利面前謹慎些。”這些箴言,濃縮了他對平凡與非凡的辯證理解。
平凡之炬,照亮心靈。唐亮甘做“平凡翁”,既是一種政治責任,也是一種人格力量。他的“平凡之心”,因純粹而永恒,因堅守而偉大。事實證明,真正的崇高無需喧囂,赤誠的本色無需裝點,只有在謙卑中堅守初心,在平凡中鑄就忠誠,才能讓精神風范穿透歲月、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