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邀請參戰老兵和駐軍部隊官兵代表走進中小學課堂
聆聽榜樣授課 厚植家國情懷
“董存瑞班”戰士為四平市鐵西區迎賓街小學學生展示獎章。王磊 攝
中國國防報訊 記者劉丹、吳安寧報道:“戰場上到處都是流彈和焦土,但只要一聽到沖鋒號,根本不知道害怕,站起身就沖出了戰壕……”2月26日,是吉林省四平市中小學校開學日。一大早,曾參加遼沈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王希才穿著一身整潔的舊式軍裝,冒著春寒來到四平市鐵西區迎賓街小學,為學生們上了一堂“開學第一課”。
“爺爺,您能和我們講講您胸前那枚紅色的勛章是什么時候獲得的嗎?”看到王希才胸前掛滿勛章和獎章,迎賓街小學學生爭先向老人了解勛章背后的故事。
英勇頑強的戰斗故事扣人心弦,赤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激蕩心田。聆聽老戰士的戰斗故事,該校五年級九班學生袁思祺深受觸動。課后,她在自己的作文中寫道:“聽了爺爺講的戰場故事,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許許多多像老兵爺爺一樣的前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今后,我將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做一名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駐軍部隊和參戰老兵一直非常支持青少年國防教育工作。”四平軍分區干事王磊告訴記者,老兵王希才本來有事外出,但收到去給孩子們講課的邀請,毫不猶豫地調整了出行計劃。
每年開學季,四平軍分區都會牽頭組織駐軍部隊優秀官兵代表、優秀退役軍人代表走上當地中小學校“開學第一課”講臺,與師生面對面交流,講述從軍故事,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強化青少年國防意識。
“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老戰士是寶貴的愛國主義教材,新學期第一堂課,請老戰士和優秀官兵代表來給孩子上課,非常有意義!”四平市第三中學附屬小學政教主任宋飛躍說,通過身邊具體的人講述身邊具體的事,可以讓國防教育更加入腦入心。
英雄的故事感動人,身邊的榜樣更激勵人。除了講好課堂上的生動國防教育故事,四平軍地還注重樹立身邊可學可追的榜樣。2023年秋季,四平市3所學校、5個優秀少先中隊、27名青少年榮獲首批“董存瑞精神傳承章”——這是四平市軍地聯合推出的特色獎章,旨在表彰和激勵在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中表現突出的優秀集體和個人。
四平軍分區領導介紹,他們在每年春秋開學季、六一兒童節、國防教育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國防教育之外,還協調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在四平市八一希望學校設立董存瑞少先中隊,并定期邀請部隊優秀官兵代表走到孩子身邊講述強軍故事,通過參觀、宣講、紅歌比賽、征文演講等形式,厚植青少年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