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報國正當時·中國軍校巡禮
軍事航天部隊航天工程大學
軍事航天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坐落于北京懷柔,是我軍系統培養航天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是我軍新型航天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航天科技創新的前沿高地、太空安全領域的高端智庫。
大學發源于“兩彈一星”事業,適應“兩彈一星”事業對國防尖端航天試驗人才迫切需求而設立。40多年來,大學始終踐行航天人才培養初心使命,走出了我國第一代航天員和諸多以航天工程指揮長、總師為代表的優秀人才。大學全面構建高質量新型航天人才培養體系,樹立“三個導向一個深化”人才培養理念,打造宇航科學、軍隊指揮、航天信息“鐵三角”學科群和“一體兩翼一轉型”科研架構,聚力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科創平臺建設,為一流航天人才培養能力生成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
大學擁有一支院士專家領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沈榮駿、莊逢辰等16名院士專家在大學設立院士工作室(辦公室),教員朱楊柱成為我國第一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飛行工程師。大學建有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訓練設施,擁有體系完善的服務保障設施。
網絡空間部隊信息工程大學
網絡空間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擔負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培養信息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重任,是首批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軍隊唯一國家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基地;是全軍測繪導航和軍隊密碼、信息安全人才培養主陣地、主渠道。
大學有94年辦學歷史,建有理、工、軍以及前沿交叉相互融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在國家多輪次學科評估中,測繪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多個學科達到A類水平,特別是測繪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為國內頂尖一流學科,并在全國全軍率先開辦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認知安全、量子信息等新興專業。
大學占地面積7000余畝,主校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擁有各類建設理念先進、設施設備齊全的教學訓練場館400余個,建有數學工程與先進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病毒防御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遙感定標場等一流教學科研平臺,建有高性能計算集群系統、網絡安全訓練靶場等先進實驗訓練環境,建有面積3.2萬平方米的臨湖圖書館、水上訓練中心、文體館、地下射擊場等學習訓練場館。
武警工程大學
武警工程大學坐落在古城西安,主要擔負武警部隊指揮管理警官、專業技術警官的基礎教育、晉升教育、崗位培訓、學歷升級等任務。
大學是武警部隊最早組建、最早開辦本科和碩士教育、最早被確定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的高等軍事院校,是培養層次最多、學科門類最全、培訓規模最大,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指揮與技術并重、工程與管理結合、教學與科研一體的武警綜合性大學。
大學建校42年來,已為武警部隊培養(訓)各類人才12萬余名。現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生長警官本科教育專業。大學先后創建武警通信學、武警裝備學、武警指揮學、武警信息安全等4個特色學科群,軍事通信學、軍事裝備學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列為軍隊院校“雙一流”建設培育學科。
大學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先后400余項成果獲軍隊、省級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研制生產的防暴彈、防暴自衛噴射器、防暴驅散車等警用武器器材已裝備部隊并形成戰斗力。
武警警官學院
武警警官學院是武警部隊指揮類高等教育院校,學院本部位于四川成都,主要面向武警部隊駐南部地區內衛總隊及機動總隊培養指揮警官。學院歷史源于1950年2月劉伯承元帥創辦的西南軍區軍政大學川北分校,歷經9次整編,2017年7月調整組建為新的武警警官學院。
學院設有軍事學、法學、工學、管理學等4個學科門類,4個學士學位授權點,武警初級指揮專業被列為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點,武警分隊指揮和武警作戰指揮保障列為武警部隊級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員700余人,建有人機融合智能作戰等16個學院級教學科研團隊。
學院是武警部隊執勤和機動初級指揮人才培養基地、分隊戰法訓法創新實踐基地、分隊作戰理論研究中心、部隊建設和遂行任務服務支撐平臺。轉型以來,先后為部隊輸送指揮生長警官萬余名,獲國家、軍隊和省級教學成果獎20余項、科研成果獎60余項、國家專利100余項,百余名教師獲軍隊院校育才獎、享受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
(郭思月、王真真、王博、穆潔潔、曹溢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