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持續攀升的氣溫不僅帶來熱浪侵襲,更潛藏著致命的健康威脅——熱射病。作為一種因高溫環境引發的嚴重中暑病癥,熱射病發病急、進展快,死亡率極高。老年人由于體溫調節功能衰退、基礎疾病多等特點,更是熱射病的高危人群,掌握有效的預防方法,為老年人的夏日健康筑牢防線。據統計,夏季急診收治的熱射病患者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40%,這警示我們:老年人熱射病防治刻不容緩。
熱射病是中暑中最嚴重的類型,本質是人體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產熱與散熱失衡,核心體溫短時間內急劇升高超過40℃,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多器官功能障礙。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出汗、皮膚血管擴張等方式散熱,但老年人因汗腺功能退化,出汗能力減弱;血管彈性變差,散熱效率降低;再加上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癥,部分藥物(如降壓藥、鎮靜劑)還會影響體溫調節,多重因素疊加,使其在高溫下更易“中招”。
熱射病發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痛、口渴、乏力等先兆癥狀,若未及時干預,病情會迅速惡化,發展為體溫驟升、意識模糊、抽搐、昏迷,甚至引發肝臟衰竭、腎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癥。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熱射病癥狀常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無明顯高熱,僅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尿量減少,極易被誤認為普通中暑或基礎疾病發作而延誤救治。
預防是對抗熱射病的關鍵,需從生活細節入手構建防護網。首先,合理調節環境溫度至關重要。建議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6℃左右,使用空調時避免直吹;早晚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高溫時段(10:00-16:00)盡量避免老人外出,若需外出,應選擇清晨或傍晚,并穿戴淺色透氣衣物、寬檐帽,攜帶遮陽傘,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其次,科學補水不可忽視。老年人對口渴感知不敏感,即便無明顯口渴感,也應少量多次飲水,每天飲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可適當飲用淡鹽水、綠豆湯補充電解質;避免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這類飲品反而會加速脫水。
此外,加強日常健康管理同樣重要。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規律服用藥物;鼓勵老人進行適量運動,如清晨打太極、散步,增強身體耐熱能力;家人或社區工作人員應加強對獨居老人的關懷,每天定時探訪,觀察老人精神態與體溫變化。一旦發現老人出現熱射病疑似癥狀,應立即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用濕毛巾冷敷額頭、腋下、腹股溝等大動脈處快速降溫,并第一時間撥打120送醫。
面對夏季高溫,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守護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關鍵。以科學知識指導行動,將預防措施融入日常生活,才能幫助老年人安全度夏,遠離熱射病的威脅,享受清涼舒適的夏日時光。
(作者系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