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切實做好分散供養優撫對象服務保障工作——
打造沒有院墻的光榮院
■薄軼鋒 周 鑫
滄州市榮復軍人療養院慰問人員來到分散供養老兵孟慶文家中巡診。劉俊通攝
“快進來坐,這么冷的天,還來看我……”春節前夕,在河北省滄州市吳橋縣安陵鎮大寨子村,參加過解放戰爭的96歲老兵劉國良熱情招呼著前來家中探望自己的軍地人員。
“快過年了,我們來看看您。”縣人武部和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一邊放下慰問品,一邊拉著老人的手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同行的醫生打開檢查儀器設備,為老人進行一月一次的例行檢查。這是河北省加強分散供養優撫對象服務保障的一個鏡頭。
劉國良參加過青滄戰役、濟南戰役、蚌埠戰役,復員后一直在鄉務農。老兵卸甲,初心依舊。每逢重大節日,他會在小院里升起國旗。前些年,滄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門為他建檔立卡,完善基本信息,并安排定期走訪,及時了解掌握他的生活、身體情況。去年,老人不慎跌倒,摔傷了骨頭,軍地有關部門及時協調醫院為他做了手術。
“河北是革命老區、紅色故土,在廣袤的燕趙大地上曾涌現大批英雄模范,他們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過巨大犧牲和貢獻。時光荏苒,這些為國家奉獻青春熱血的軍人都已年邁,還有的老英雄已進入耄耋之年。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關心這類群體,將他們列為重點關照對象,大多數孤老優撫對象在光榮院得到妥善照顧。”省軍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然而,由于各種原因,截至去年,全省仍有3000多名符合集中供養條件的孤老優撫對象未選擇入住光榮院,他們年事已高,大多生活不便。
為切實做好孤老優撫對象的服務保障工作,去年,河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專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孤老優撫對象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就完善服務設施、強化服務保障等提出明確要求,著力在全省打造沒有院墻的光榮院。
在滄州市新華區三里家園小區,筆者碰到了為老兵張樹娥檢查身體的滄州市榮復軍人療養院的醫護人員。該院副院長張新良介紹,為讓分散供養優撫對象安享晚年,確保平時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療養院將分散居住的優撫對象納入管理服務范圍,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定期查體、診療和送醫送藥,每年還組織100多人進行集中療養。
各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探索社會化服務,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機構為分散居住的優撫對象提供周到服務,同時鼓勵社會志愿者參與進來。
承德市隆化縣廣泛利用社會資源為居家分散供養的孤老優撫對象提供志愿服務。他們按照“三方協議”明確一對一監護人、照料護理人和包聯人,為孤老優撫對象統一印制服務聯系卡,注明服務聯系人姓名、電話,使優撫對象安心享受居家養老服務。此外,他們還給予分散供養的孤老優撫對象每人每年1000元的門診補助,并協調住建部門,將符合條件的優撫對象優先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照顧好老英雄和他們親人的晚年生活,是我們應盡之責。”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說,下一步,他們將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專屬網上醫療平臺,持續為全省分散供養的孤老優撫對象提供跟蹤服務,確保每名優撫對象都能得到及時、全面、優質的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