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軍區強化醫療救護專業民兵骨干能力素質
整合軍地資源 科學統籌訓練
中國國防報訊 湯偉、徐寶軍報道:“傷病員可分為收容類、救治類、后送類”“戰傷快速救治的時間要求是‘黃金1小時’……”連日來,安徽省軍區在六安市民兵軍事訓練基地組織全省醫療救護專業民兵骨干集訓。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醫師劉洋受邀前來,為參訓民兵骨干作精彩授課輔導。
“民兵醫療救護隊伍是遂行支前保障任務的重要力量。”該省軍區機關某局領導介紹,一段時間以來,因教學骨干力量不足,訓練層次低、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導致民兵醫療救護分隊在應急行動和支前保障任務中,發揮作用不是很明顯。
針對這一實際,他們打破以往軍分區、人武部自行組訓做法,以培育一支“懂衛勤、善組訓、能戰救”的民兵醫療救護分隊為目標,依托六安軍分區組織醫療救護專業民兵骨干集訓。
為確保訓練質效,他們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梳理總結六安軍分區在民兵醫療救護分隊編、建、訓方面好的經驗做法。然后,整合軍地資源,邀請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基層部隊和地方救援志愿隊等單位業務骨干,組建成立課題攻關小組,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課程內容,采取案例教學、難題集中研討和經驗交流等方式,提升參訓骨干能力素質。
筆者翻開集訓計劃看到,課程內容涵蓋“野戰救護所開設與撤收”“坑道衛生防疫”“醫療后送專業教案編寫”等重難點課目。集訓采取“理論考核+技能操作+質詢答辯+班組行動”的方式,對參訓骨干進行教學效果評定。而后,組織全過程綜合訓練考核驗收。
“既有部隊體系醫院專家進行理論輔導,也有地方救援隊伍分享寶貴經驗。”演練結束后,阜陽軍分區醫療救護專業民兵骨干孟現文說,“在他們專業指導下,我們在戰場環境中的特情處置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也深刻認識到自身專業能力的短板所在,明晰了下一步努力方向,為日后更好地履行民兵教練員職責打下堅實基礎。”
“發揮頭雁效應,釋放多重動能。”該省軍區機關某局領導介紹,他們將把此次集訓中選拔出的優秀教練員,納入訓練骨干人才庫和教學班子,梳理匯總一批優質教案課件和組訓方法,構建涵蓋省市縣三級的訓練骨干軍地人才庫,持續帶動促進全省民兵醫療救護分隊軍事訓練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