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振興 情暖鄉親
——人民軍隊積極參與消費幫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紀事
■解放軍報記者 王鈺
10月30日凌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騰飛、天宮迎客,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祖國的航天事業。
一段時間來,某網絡購物平臺上的“航天助農館”也備受關注,100多種來自軍隊幫扶地區的農副產品銷量喜人。
消費幫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對帶動欠發達地區發展和低收入人口增收,促進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激發振興發展內生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以來,軍隊各級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流通、生產各環節堵點難點問題,積極發揮部隊優勢,助力幫扶地區農副產品打造地方品牌、走上網絡平臺、拓寬產品銷路,努力帶動多地群眾創收增收,邁向致富之路。
山貨出山
打造響亮品牌
近幾年,各類新式甜品的走俏讓廣西荔浦市大地村的村民們嘗到了“甜頭”。
2023年12月,荔浦市舉辦荔浦芋文化節,“航天英雄”翟志剛應邀參加,為當地農副產品做宣傳。
“荔浦芋是荔浦的特色農產品。‘航天英雄’來參加活動,進一步擴大了荔浦芋的知名度。現在我們芋頭產業示范基地出產的芋頭銷量可觀。”廣西荔浦市委宣傳部領導表示。
一直以來,許多脫貧地區生產的農副產品受到生產規模、運輸成本等因素制約,雖然品質優秀,但產量有限,收益不高。
“近年來我們開展‘太行山貨進聯勤’消費幫扶行動,依托聯勤保障部隊單位數量多、保障范圍廣的優勢,批量采購太行山區農副產品。”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政治工作部辦公室主任說,“在幫扶過程中,我們發現山區有不少地理標志產品,但產業化程度還不夠高。”
為此,聯勤保障部隊某部開展消費幫扶“一站式服務”,組織官兵到鄉村幫采摘、幫分揀、幫運輸。在河北省、河南省等多個對口幫扶村,他們扶持成立6個農村合作社,建起3個食品加工企業,拉動農副產品產業升級。
通過消費幫扶行動,河南省博愛縣西關村特產“小車牛肉”端上聯勤保障部隊官兵餐桌。牛惠攝
“我們回族村的‘小車牛肉’有300多年歷史,一直沒走出農村。這幾年部隊不僅大量采購,還支持村里建立合作社,讓我們的產品賣到了省會,知名度越來越高,效益也越來越好。”河南省博愛縣西關村黨支部書記沙國慶說。
發掘優質產品,擦亮山鄉品牌。軍事航天部隊政治工作部在考察各幫扶村產業發展實際基礎上,在重慶市奉節縣白茶產地援建千畝航天茶園,在“騎在羊背上的縣”山西省岢嵐縣援建大型養殖場,打造“致富領頭羊”品牌。
“這些幫扶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切實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軍事航天部隊政治工作部干事說,“我們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航天人有能力將飛船送上太空,也有責任幫助群眾過上好日子。”
飲水思源
講好老區故事
“紅安苕粉50斤、雞蛋4000個、菜籽油1000斤……”
打開筆記本,密密麻麻全是訂購信息。“為響應‘消費幫扶金秋行動’,軍械士官學校專門為我們鎮開設了消費幫扶專場,這都是學校和學員們訂的貨。”看到來自老區的農副產品在軍校里大受歡迎,湖北省紅安縣八里灣鎮農副產品直銷負責人陳光明干勁十足。
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學員在校園超市消費幫扶專區選購商品。姚瑛攝
開設消費幫扶專場的是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該校對口幫扶的紅安縣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
“大別山區的革命歷史一向是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領導介紹,“凝聚著老區人民辛勤與汗水的農副產品走進校園,有助于增進學員們對老區生產生活情況的了解。”
走出老區的農副產品,承載的不僅是群眾致富的期盼,還有老區的紅色情懷。
打開“井岡甄選”APP,武警江西總隊吉安支隊一級上士李偉強一眼就看到“井岡山上南瓜香”的宣傳語。
“每次看到這些,都讓我想起那首著名的紅色歌謠。”李偉強說,“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餐餐吃得精打光……”
紅米、茄子、竹蓀、蜂蜜等來自井岡山地區的農副產品,包裝上都印有紅色元素,帶著鮮明的“老區印記”。
“革命戰爭年代,井岡山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開展‘心系老區、情暖井岡’消費幫扶活動,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讓老區紅色文化和老區產品一起走進大眾視野。”武警江西總隊領導說。
通過APP的軍人軍屬優惠端口,李偉強為遠在福建的家人購買了一批江西特產。
“來自革命老區、‘第二故鄉’的農副產品,對我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等回到老家,我也要給家人講講紅軍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堅持鬧革命的故事。”李偉強說。
“搭臺唱戲”
線上線下發力
10月12日至13日,湖北省軍區在武漢市武昌區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區開展幫扶農副產品進社區專場推介活動。粟毅攝
10月18日,第九屆世界硒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幕。引人注目的是,湖北省軍區在這個展會上也有“一席之地”。
“湖北物產豐富,各地都有地理標志產品。”湖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陳干事說,“為了更好推介幫扶地區農副產品,我們遴選169家企業、312類地域特色產品進入‘鄂’有好貨目錄庫,形成一地一品目錄清單。這次我們展銷了武陵山區的部分富硒農副產品,為幫扶村拓寬銷路。”
2023年以來,除了助推“鄂”有好貨幫扶農副產品入駐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協助農戶通過直播開啟網絡銷售外,湖北省軍區還巧借湖北省設立文旅專項基金、開辦特色節會活動的“東風”,開辟“鄂”有好貨幫扶農副產品新的線下銷售途徑。
麻城菊花節、宜昌柚子節、恩施采茶節、江陵油菜花節……通過主動協調當地有關部門,湖北省軍區助力“鄂”有好貨幫扶農副產品多次參加節會展銷。據統計,今年已有68種幫扶農副產品參與節會集中展銷。
北京航天城“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開展“鄉村振興 航天助力”公益直播,銷售幫扶地區農副產品。李鑫攝
近幾天,軍事航天部隊定點幫扶的多個村鎮都在籌備參加“鄉村振興 航天助力”消費幫扶大集。
“去年我就決定了,今年還要參加!”2023年11月,重慶市奉節縣南天村黨支部書記田宗蘭和村民一起來到北京航天城參加消費幫扶大集。渝味農副產品走進航天城,村民們都頗為自豪。
“我們的大集既有零售也能批量訂購。”軍事航天部隊政治工作部干事說,“邀請幫扶村村民來到大集,有助于增進軍民感情、密切軍地關系,提振大家對鄉村振興的信心。”
今年,山西省岢嵐縣團城村的村民帶上了秋收的土豆、新榨的沙棘汁來參加大集。他們改編了民歌《圪梁梁》,準備在大集上演出——“對壩壩那個圪梁梁上那是一個誰,那是幫咱們致富振興的解放軍親人……”
(張帥軍、陳丹、謝紅軍、何宗卯、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陳一琛參與采訪)
本版制圖:扈 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