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軍區因村施策助力幫扶村鄉村振興——
“一村一特色”旺了產業
■蓋瀟帥 郭鐘壬
“村里的旅游項目建設剛接近尾聲,我們就接到不少游客的預訂電話。村子火了,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盛夏時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阿格鄉康村黨支部書記阿依努爾·塔依爾喜笑顏開。近年來,康村在南疆軍區“一村一特色”幫扶舉措支持下,發揮當地自然風光和地理位置優勢,打造“獨庫第一村”旅游品牌。截至目前,全村已開辦特色民宿39家、星級農家樂3家、特色餐廳6家,戶年均增收數萬元。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南疆軍區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把產業振興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對接地方總體規劃布局,加強調研籌劃。針對幫扶村普遍反映的產業定位不準問題,2021年底,他們在對72個幫扶村全面考察摸底基礎上,確定每個村至少發展1個穩定增收產業的幫扶思路。2022年初,按照跟蹤評估、反饋調整、經驗總結、信息共享原則,他們在56個幫扶村進行“一村一特色”可行性驗證,到去年所有幫扶村特色產業項目全部落地落實。一批地域鮮明的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造福了一方百姓。
位于帕米爾高原的和田縣烏其昆邁丹村,村民祖祖輩輩靠畜牧業為生,但由于缺乏良種、賣不上價錢,村民收入一直上不去。軍區為該村定位發展特色養殖業后,負責幫扶的部隊先后為村里引進柯爾克孜黑羊、西門塔爾牛等優良品種,并采用冷配技術對本地牛羊進行品種改良。到去年底,這個村牲畜存欄量近4萬頭,牛羊肉暢銷全國、遠銷海外,村民普遍實現增收。“駱駝養殖經過村民艾海提·伊布拉進行可行性驗證后,軍區部隊協調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與生物科技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分期在村里建起駱駝養殖基地。去年全村駝奶銷售穩步提升,養殖戶戶均收入超出預期。”柯坪縣托萬巴格勒村村委會主任米吉提·卡的爾談起軍區特色產業幫扶政策,豎起大拇指。
“在做強種養殖業、做精鄉土特色基礎上,我們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效能,廣開銷售渠道,提高特色產業盈利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南疆軍區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他們通過對接大型援疆、援藏企業,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延伸增收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指導建立“互聯網+”營銷體系,通過直播帶貨、特色產品推介,讓小農戶連接大市場;建議發展農家樂、風情園、采摘園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在旅游區設立特產銷售商店,拓展線下銷售渠道;組織所屬部隊定向采購幫扶村農產品,保證產品賣得出、有收益。
“‘一村一特色’+全程幫扶,讓72個幫扶村走上產業振興之路。下一步,軍區將加大網絡直播、食品加工、種植養殖等5大類17項實用技能的培訓力度,再培養一批致富帶頭人,讓產業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南疆軍區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